行星四學員習修心得:異鄉的家人

行星四學員: Ginger(目前是行星五課程習修者)
課程帶領人:陳星宇
*所有文字皆經由學員本人同意公開分享

行星四介紹了沉睡的先知艾格‧凱西,因為這樣的關係,我先是在網路上接觸到一系列透過艾格‧凱西的新解,重新的定義包括時間、前世今生、成為人的目的、傳統聖經教導等的概念,也首次面對以前在基督教會裡面避而不談的啟示錄內容。這些持續成為除了尋求生存、個人創作以外,每天在我腦子裡打轉的議題。生活上,我也尋求著更多可以啟發、幫助我了解這些議題的新朋友。

行星三課程期間,我決定擴大交友圈,開始約會。當時認識了一位猶太裔男生,當時我的目的是要找個準備好進入婚姻跟家庭的男人。但是因為種種原因,即使這猶太男生不符合我的條件,我們仍繼續的以好朋友的關係頻繁往來著。

他在20出頭的時候,歷經一個重大的人生事件,那事件讓他失去部分的自由,包括心靈的、肉身的。之後他將全副的心力投入工作,早來的成功卻也讓他如同一具沒有自我的空殼。他決定重新回到學校、開始找心理醫師、針灸、靜坐,尋求自我療癒的方法。也因為這樣,我們有著許多的共通話題。

行星四期間,在彼此陪伴下,我們清出了很多記憶裡、情緒裡、感受上的成年髒東西,整理清楚很多混亂、不再需要的性格設定。他是一個對事情充滿了批判以及懷疑態度的人,所以跟他談話的過程中,為了可以明確的表達我的想法,我必須再三審視我的信念。這些理念在反覆的審視跟討論下,越來越堅定、清楚。即使他不完全的了解,但我也看到我每天都邀請他進入我的金字塔中對他的改變跟影響,我們一起成長著。其中一個他在學習的功課是與人的界線,如何在無條件的愛與界線中找到平衡,這是我跟他學到的重要課題之一。

因為我們不用男女關係來定位彼此角色,所以我們幾乎可以完全的接受對方,並讓對方做自己。我也開始用這樣的模式來面對我其他的異性朋友,在某一個瞬間,我覺得我在美國不像是我所想的隻身一人,身邊有好多默默的支持著我,愛我的朋友們。

在他的陪伴下,我改變了對家庭、婚姻、養育小孩的看法,重新建造“自己一個人”也可以生活的很好,而且不會感到寂寞的自由生活方式。在這樣新的模式下,我在行星四的期間大量的創作,將時間跟精神都放回自己身上。

以前的日子多半都是為了生存在過,尋找伴侶也是以“一起生存”為重點。接下來的功課是要磨淡對“無法生存”的恐懼、拿掉對“希望可以生存就好”的標準,以新的視野與“本身就是豐饒的提供者”這樣的角色來尋找新的伴侶,營建新的家庭。

Ginger